课程历史沿革:

    传统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通过被动的学习和掌握知识,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及诊断、治疗基本原理和技能。这套体系在1911年美国医学教育家Flexer发表《医学教育研究报告》后形成,使医学教育从传统的师徒传授方式过度到以课程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经过一百年的发展也已经非常成熟,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健康维护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这套课程体系固有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教师都过分强调自己学科的完整性,而在临床实习阶段学生学习疾病诊断和治疗特别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这就造成学生平时学习的方式和思维模式与临床实践出现很大的差别,学生需要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自己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这影响了他们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处于知识爆炸阶段,各学科近些年都积累了很多新的知识,医学技术也在这些新知识的推动下出现快速发展,各学科迫切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内增加新的讲课内容,再加上医学知识本来就庞杂,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各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学科的知识,实际上任何一个学科的内容都离不开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目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大量的课堂时间都花费到了介绍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方面,也造成了时间的浪费。最后,目前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学生的学习以听课为为主,学习的内容是就教师制定的内容,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学生没有自学能力,而学生跨出校门后知识已经更新,没有自学能力的毕业生在将来的执业道路上很难自我发展;学生课堂被动学习,没有机会和同学进行充分交流,造成我们的医学生沟通能力不够,而这种能力又是未来临床实践所必须的。

    鉴于这种状况,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世界60年代就开始试点课程改革,主要是进行课程整合和开展以小组讨论为主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国内部分院校也在试点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但目前尚缺乏适合中国学生的完整的课程体系。我们在前一段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整合的基础上,试点理论课程整合,将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部分),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神经生物学,诊断学等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按照器官系统的顺序重新编排,形成了系列课程人体结构与功能学(英文名称 System of the BodyI-IV,本课程是该系列课程的第三部分,包含血液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两部分,从2009年开设,已经四年,通过理论授课、PBL、实验教学和临床见习等方式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课程设计理念: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

 

课时数量:

    本课程共128学时,其中包括理论授课64学时,PBL32学时,实验教学和临床见习32学时

 

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临床课程前的医学基础课程,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最核心的骨干课程之一,通过系统整合,使学生对人体几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对应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将所学知识在病例讨论(PBL)、实验室和临床见习共得到进一步应用,使知识掌握更加系统、牢固,同时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和临床思维能力,为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